王磊(校外导师)

发布时间:2019年03月25日 14:16发布者:郑祺浏览次数:

    王磊,男,副研究员,1981年出生于湖北仙桃。2004年、2007年、2010年于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分获地质学学士、地球化学硕士和矿物学、岩石学、矿床学博士学位。2010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工作。工作以来,主持完成地调项目“雪峰古陆及邻区金刚石找矿选区评价”(2013—2015年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粤北大宝山多金属矿床成因研究”(No.41302068)和横向课题“大宝山矿区外围(深部)地质找矿项目成岩成矿年龄研究”(2017年),参与完成地调项目“中南地区基础地质综合研究”(2010—2012年)、“钦杭成矿带西段基础地质调查综合研究”(2010—2012年)、“钦杭成矿带西段资源远景调查评价”(2013—2015年)。现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“扬子陆块及周缘地质矿产调查”工程副首席、“桂东-粤西成矿带云开-抱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”(2016—2018年)二级项目副负责,及 “桂东-粤西成矿带云开-抱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成果集成及选区”项目负责(2016—2018年)。主要研究成果:(1)系统厘定了广东大宝山矿区岩浆岩时代、成因及形成的构造背景;从硫化物结构、微区成份、原位硫同位素及年代学等角度,剖析了大宝山多金属矿床多期叠加成矿的过程。(2)以煌斑岩为研究对象,揭示出华南岩石圈地幔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-白垩纪从富集到亏损的演化规律,建立了煌斑岩成因模式。(3)通过对云开地区前寒武纪基底的时代、物质组成及构造属性的研究,建立了新元古代以来多期复合造山的构造演化模式。以第一作者发表文章16篇(其中SCI或EI 4篇),参与编写专著3部。研究兴趣:华夏地块的形成与演化、华南花岗岩与成矿、华南块状硫化物矿床。